找到相关内容137篇,用时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论和谐

    高尚的行动,提升生活品位,完美生命价值,创造理想的生存状态。这是佛教确立人与自然关系乃至生态平衡观的精神实质。  一、佛性平等  (按语:简单地讲,佛性是肯定一切事物形成、变化、发展都遵循的普遍规律,...关键一点就是要把自然界看作一个完整的“生命体”。  按照现代生态学原理,自然界生物与生物之间,生物与非生物之间,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赖、相互制约而组成一个生态系统,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不间断地进行物质循环、...

    刘元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95158479.html
  • 生命的心心相印——庄子、禅宗与中国生命转化的哲学

    局限,使生命不受躯体,和命运的拘束,而能突破其藩篱,向上升华,这就是本讲题的旨趣。庄子和中国禅的心心相印,就是从这条线索下发展的。 (二)庄子对生命提升 1.生命的自主 人生的悲哀最大莫过于控制...我们的心 中,影响我们心的和乐,他的方法乃是使心突破命运的摆布,而向上提升。 这一提升就是由心的修养使生命突破了命运,上达而和天命合一,我们普通讲天人合一,其实就庄子来说 ,乃是天命和生命的合一。我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81959602.html
  • 佛教对“青少年教育”的看法

    未来会有惶恐,不知道自己将来还有什么出路,请问大师,青少年应该如何作生涯规划?  答:  生命无常,稍纵即逝,因此人无论年岁多少,都要把握有限的生命,适当的规划人生,才能提升生命的层次。有了生涯规划,...现在能做二小时;过去布施给人五块钱,现在能给人十块钱;过去和人见面只是点个头,现在不但点头还会微笑;待人好,人格提升就是道德。  同理,不道德的行为,小则影响自己处世的态度,大则侵犯别人的权益,但是人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4762508.html
  • 存在与无明——佛教无明观的现代诠释

    。所以追求自由解脱的活动并不是纯粹理性的概念分析和逻辑推理,而是彻底改变现实生命结构的实践活动。只有逐步地有针对性地驱逐烦恼,转化和提升生命形态,才能期望最终的自由。  《大乘起信论》:“忽然念起名为...哲学流派属于后者,主要包括耆那教哲学、佛教哲学、顺世论哲学以及所谓外道六师哲学。我们发现,无论是在正统哲学中,还是在非正统哲学中,“无明”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观念,是解释生命的堕落和沉沦的关键性概念。  ...

    李广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84064438.html
  • “星云模式”的人间佛教(四之三)[2]

    慈悲及博爱等精神,共同致力世界和平,因此在二OO三年十月九日获得智利天主教所办的圣多玛斯大学(Santo Tomas)颁赠“博爱”荣誉博士学位,以此表彰大师以佛法帮助人类提升生命价值,以及在精神与人文...人参加,大师特别应邀做了一场主题演说。  一九九四年,为庆祝台北道场落成,举办四十九天的“生命的活水——佛法与我”系列讲座,邀请天主教罗光总主教、丁松筠神父、道教总会副秘书长张圣、信奉回教的《中央日报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43464767.html
  • 试探唯识法门在心灵环保中的应用

    善巧等现行内熏为清净种子,心中无住无滞,达到以智化情,以智导情,逐渐深入内化到人格底层。因此转识成智的实质即是精神的提升,其以众生的无漏种子为根据,通过主观世界的改造,舍染成净,不断提升生命的境界,达到...试探唯识法门在心灵环保中的应用   作者:释法瑛 来源:闽南佛学   内容提要:佛教的唯识学是基于精神作用,围绕心识变化来探讨宇宙人生的现象。因此其不仅是学佛的重要法门,也是现代人提升生活适应...

    释法瑛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4367859.html
  • 张元隆:佛法的安心之道——佛法运用于管理与谘商之探讨

    社会大众而言,未必一定要理解高深的佛法,但人人都可以透过佛教宗教师的导引,运用佛法解决生活的种种问题,帮助提升生命的质量。此即一系列佛法的安心之道,次序上第一步应从纾解日常生活的种种压力开始做起,对...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,如何运用佛法协助现代人舒解压力,消融烦恼,进而探索生命意义,寻求安心之道,虽然缘起是在非营利机构的管理中使用,但对包含宗教师在内的广大社会民众,应该具有相同的参考价值。前美国慈氏学苑...

    张元隆 ( 台湾中华佛学研究所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72473334.html